——— 一对一捐助
同学,您可曾想过,在遥远的西部,有个可爱的孩子,您时刻牵挂着,关心着他/她的学习和成长………
2005年7月底,南京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的一个团队来到了贵州省望谟县麻山乡,这是一个万山丛中的山乡,穷山恶水。此行的目的是调查这里的基础教育现状,去的是麻山九年制学校。这群南大人怀着“出来走走看看散散心”的轻松心态而来,却看到了令人心酸的贫穷,走的时候并不轻松。在这样一个“阳光”普照不到的地方,一群孩子正因交不起50元的书本费而发愁。国务院关于“两免一补”的政策正在施行,但要到2008年才能全面免除孩子们的书本费。怀着求知的渴望,一两个小时的山路丝毫阻挡不了他们心中的热望,然而“50元”这样一个对他们的家庭来说“颇为庞大”的经济数目几乎要将他们的梦想击的粉碎。
现在的情况是,这些贫困生的书本费处于拖欠状况,如果始终得不到解决,最后将不得不用原本就很拮据的教师办公经费来填补。同样重要的,这些孩子缺少的除了金钱外,还有来自山外世界的关爱,伸出你的双手,搀扶一把那渴望中的娃娃,他们同样是祖国的未来!
图书室——学校最“富足”的地方(学校图书奇缺,1997年在世界银行一个项目的支持下,学校图书室购进了这批书,从此以后再无增补,图中翻书者为王封用校长。)
天真烂漫的孩童(暑假到了,破旧的校舍在粉刷,两个纯真可爱的孩子在玩耍)
蜿蜒崎岖的石子小路(这条仅有的山路,是依山炸出的,孩子们每天得走一两个小时才能到达梦想的校舍,小路崎岖不平,但却陪伴孩子们成长,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)
弥足珍贵的大合照(背景为刚刚翻新的校舍)
简陋的教室(环顾四周,最吸引我们的是孩子们求知的渴望)
平凡中的不平凡(图中的孩子为贫困生中普遍的一员,原本天真无邪的年龄,却多了些许忧愁,小小的眼中充满了多少渴望)
同学,我知道您也并不富裕,也许还拿着父母的钱,也许已能领到“老板”的工资,也许在外兼职拿一点自己的“血汗钱”。您在心底大概也把自己列入“穷人”的行列,但这并不重要,“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”,况且慈善绝不仅仅是富人才能做的事。慈善者,心善也。您损失了“50元”,一个孩子却得到了他/她梦寐以求的课本和求学机会。我们期待着您的一颗善心!
活动名称:心有牵挂,情系山娃—— 一对一捐助
发起者:一群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南大人
主办单位: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研究生会
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研究生党支部
环境学院研究生会
缘起:2005年底南京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延续
捐助对象:贵州省望谟县麻山乡九年制学校的小学生
金额:50元
形式:一对一(捐助者选择被捐助者并获得其简历,包括照片及通讯地址,捐助者的通讯地址也反馈给对方,我们帮助建立二者的联系。捐助者将获得精美纪念品一份。)